我已授权

注册

在挑手机壳?不如先从手机壳材质的特点入手吧!

2019-05-05 21:00:00 和讯名家 

自从手机从功能机时代进入智能机时代,就催化了一手机另一个行业蓬勃发展,那就是手机保护壳。在智能手机发展初期,手机品牌厂商是不屑于设计及销售手机保护壳的。但是随着智能机发展,手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意味着在手机中屏幕成本越来越高,手机屏幕由 PC 及亚克力材质变成玻璃材质,但是以玻璃作为屏幕材质的手机透过率得到质的提升,其易碎性也是大大提升。以苹果为首,一大批厂商开始在不遗余力提升保护玻璃抗摔能力的同时,也开始自行设计销售的手机保护壳。因为一个保护壳的成本相对一个屏幕模组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可以说手机保护壳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手机,防止硬物在手机屏幕或机身上留下划痕,以及意外跌落时造成屏幕破碎,那手机保护壳用的是什么材质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01

硅胶保护壳

硅胶材质大提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固态硅胶,一种为液态硅胶。两种硅胶成型的工艺完全不同,固态硅胶为油压成型,模具结构简单;而液态硅胶为注射成型,适合双色及结构比较复杂产品。

硅胶保护壳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苹果的液态硅胶保护壳,颜色鲜艳,手感柔软。其实苹果手机壳是由两种材质组成:超细纤维制成的柔软内衬,以及 LSR(液态硅胶)包裹的外层。液态硅胶材质特性质地柔软,抗拉伸及还原能力强,但是唯一坏处就是容易粘灰尘,用上一段时间后会黄变,特别是白色的硅胶。但是目前这两种可靠性都已经得到解决。在液态硅胶成型之前,生产商会加入一定比例的抗黄剂,解决黄变。在硅胶成型后,表面喷一层手感油,不仅可以让保护壳手感更加丝滑,也可以有效解决保护壳表面粘灰问题。

但是液态硅胶工艺复杂,涉及到模具设计及硅胶表面处理,所以目前使用液态硅胶材质来做保护壳材质的并不多见。

02

TPU 保护壳

第二个就是 TPU 材质,目前也是手机保护壳上用的最多的材质之一,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学名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硬度范围宽(60HA-85HD)、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等特点,尤其是 TPU 材料的耐磨性、抗冲击性、耐老化、减震性要远远优于前面介绍的硅胶材料。

苹果官网上售价高达 320 元的 iPhone XR 的透明手机壳中就用到了 TPU 材质,采用高透光聚碳酸酯和柔韧的 TPU 材质,保护壳外层和内层表面均拥有防刮擦涂层。同样使用双色成型工艺,内衬结构支撑使用透明工程塑料 PC 材质,外部均匀包裹一层软的 TPU 材质。这样不仅保证结构上不会变形,外包的 TPU 提供舒适触感,但是缺点就是不如硅胶材质触感舒适。

03

TPE 保护壳

第三个就是 TPE 材质,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rubber),简称 TPE 或 TPR。是常温下具有弹性的橡胶,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型的一类弹性体;TPE 材料止滑性好,且弹性触感佳,可提升制品的触摸手感,增强握持性,所以TPE手机保护套的市场也是巨大的。但是 TPE 材质唯一缺点就是材质味道较大,硅胶及 TPU 则是无味的。

04

皮革保护壳

第四个就是皮革的手机保护壳了,皮革手机保护壳可以说是使用材质比较传统的一种。苹果皮革保护套内衬同样是使用超细纤维材质做为结构及扣合弹性体,再将皮革包裹在外,因此手机壳表面触感柔软。并且这种材质的手机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久而形成自然的质感光泽。但是因为皮革材料及加工成本高,所以皮革的手机保护壳的比例有限。

05

木质保护壳

木质手机保护壳,木质手机保护壳,主要结构还是工程塑料 PC,把把加工好的木质贴合在 PC 结构件上。木质手机保护壳本质上只起到装饰作用,不起到真正保护手机作用。

06

凯夫拉保护壳

凯夫拉材质,也叫芳纶纤维,即芳香族聚酞胺纤维,全称为"聚苯二甲酰苯二胺",英文为 Aramidfiber,是以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经缩聚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耐疲劳性能,有良好的介电性和化学稳定性,耐有机溶剂、燃料、有机酸及稀浓度的强酸、强碱,耐屈折性和加工性能好。但是材料成本及工艺成本较高。

以上就是手机保护壳上最常见的几种材质,当然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就不再列出。使用最多的就是 TPU 材质。无论是从材质成本、材质特点,工艺上都有其它材质无可比拟的优点,而且也大量应用在可穿戴产品上,例如智能手表的表带。

从手机保护壳材质介绍也可以看出,一个高档或者说一个合格的保护套,一定是由两种材质组成,内衬做为保护壳的结构件,具有一定结构强度、韧性、弹性作为支撑,也可以确保保护壳与手机保护持严丝合缝配合。外包在内衬上材质具有丝滑柔软手感及合适阻尼,及抗黄变,耐手汗等特征。所以说没有两种材质组成的手机保护壳,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手机保护壳。你的手机壳材质是哪种呢?欢迎在评论区中说说它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WHYLAB。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