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全球化角力的暗潮涌动,作为经济创新先锋的中国独角兽企业阵营,其成长生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独角兽之问”备受各方关注。
8月15日,国研经济研究院与天九企服联合发布“前瞻2024中国经济”《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暨价值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以期展现中国独角兽成长路径,为中国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赋能中国创新生态发展。
《白皮书》指出,过去十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依靠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强大的资本市场等成长路径,发展迅猛,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二——根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版《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 41464-2022),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23家独角兽企业,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上述独角兽企业为2014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成立的不满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成立的不满9年、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
然而,近两年由于全球经济迟滞,中国独角兽企业增长态势趋缓,与美国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意味着,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独角兽企业更多依赖资本注入的传统成长模式遭遇挑战。新经济形势下,独角兽企业该如何直面挑战,跨越发展瓶颈?有没有助力中国独角兽企业健康成长的更好模式及路径?成为各界亟需破解的重要问题。
软件信息服务领域独角兽企业最多
《白皮书》指出,多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而新质生产力又是支撑和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其间,独角兽企业做出重要贡献。
数计显示,2014-202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6%升至13%以上,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预计2025年这一比重将升至17%;2012-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升至41.5%,2023年突破55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上述数据,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发挥出极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正从模式创新为主导转向技术创新引领,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持续攀升。数据显示,独角兽企业引领新领域、新赛道发展,集成电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赛道成为新晋主阵地;而在GPU芯片、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大模型等硬核科技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同样有新的突破。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投资“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被广泛视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领域。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有多达50家独角兽,占比9.6%;其次是其他科技推广服务业领域,有4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有28家,位居第三。独角兽阵营,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随着未来国际间科技创新竞争的加剧,在新质生产力赛道,独角兽的带动作用将更为凸显。
由区域产业聚集向全域创新发展
《白皮书》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分布具有产业集聚效应,523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区(含香港特区)的61个城市。以省级单位来看,高居前三名的是上海、江苏和北京,分别有94家、85家、82家;广东、浙江、山东分别有74家、71家、22家。从全国范围来看,创新浪潮正持续扩散,中西部地区覆盖和渗透开始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的创新能力、创业生态、产业布局逐步得以兑现的同时,各地为了培育独角兽企业,均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这让更多企业成为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不断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汇聚,成为各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同时,为培育独角兽企业,各地方政府还遴选了所谓的潜在独角兽企业,以大力支持其发展壮大——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区的63个城市。其分布大体与独角兽企业一致。以省份分布来看,江苏以306家高居榜首,上海148家位居第二,北京、广东分别以140家和109家紧随其后;数量超过10家的仅有10个省市。以城市来看,上海、北京分居前二位,苏州和南京则分别有135家和101家。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的比重亦在提升。从所属行业来看,有14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属于其他科技推广服务业领域,占比达到15.2%;10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属于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7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同样是诞生潜在独角兽企业的主力领域。
资本赋能向资源赋能过渡
众所周知,受制于创新资源分散、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环境收紧及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等叠加因素影响,近两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新增数呈放缓之势,并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白皮书》亦明确指出,由于目前投资回报预期下降,不利于独角兽企业融资。
基于独角兽企业生于创新、长于资本、成于市场的特有属性,在当前从世界局势到宏观经济,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从传统支柱产业到新兴产业,不确定性不断冲击风投市场,也在同步加速海内外独角兽生态的重塑。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成为独角兽发展的重要课题。
《白皮书》指出,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和宏观经济形势,依赖资本注入的传统成长模式正遭遇挑战,过去“讲好商业故事——融资——烧钱换用户——境外上市”这样路径标准的打法基本不成立了。这条传统路径如果走不通,企业则需寻找新通道。而赋能型独角兽企业孵化加速平台天九企服即将正式启动的“独角兽企业增长第二曲线”,或为独角兽市场繁荣壮大,提供一条全新的“由资本赋能向资源赋能过渡”思路——不仅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和营销推广的解决方案,还帮助它们突破资本和资源的瓶颈,协同发展市场,加速产品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不依赖外部融资的自我增长。
天九企服董事长兼CEO戈峻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迭代的加速、政策环境的变化,令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充满挑战与机遇,基于此,天九企服打造了“独角兽企业增长第二曲线”,在这一模式下,平台不再是单一资本思维的信奉者,更是资源整合者和价值创造者,通过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综合服务、创新布局支持,来突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市场、人才、技术、管理、数据、合作伙伴等各种瓶颈。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