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QDII出海至今仍亏 嘉实海外中国成立16年亏四成 管理费收超24亿元

2024-01-18 18:32:08 新浪网 

近来QDII产品发行火热,日经ETF发行火热,甚至印度、越南市场QDII都有不错的表现。投资者纷纷希望入场分得一杯羹,QDII产品再次站上公众视野的中央舞台。火热之余,不妨回溯历史,寻找历史的韵脚。

2007年9月,A股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直冲6000点,美股道琼斯指数也突破13900点,全球资本市场迎来百年一遇的“疯牛市”。在此时,国内首批4只QDII也完成预热,开始募资。南方全球华夏全球精选(000041)人民币、嘉实海外中国股票(070012)和摩根亚太优势成为全市场的“香饽饽”,每只300亿元的额度迅速募满,比例配售启动,彼时名字仍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的摩根亚太优势认购金额达到了1163亿元,不仅刷新历史记录,而且成为未来12年的募资王者。

然而在全球非理性火热巅峰期发行的QDII,从出生起就带上枷锁,于之后的16年踏上漫漫“回本”路,直到2024年的1月,四只产品仍然全部亏损,嘉实海外(070012)中国股票成立以来净值甚至跌去四成。

与之相比,2008年成立的四只QDII处境明显好很多。成立时间仅延后了3个月至半年,这四只基金至今收益率至少为正,工银全球配置回报达到147.8%,交银环球精选回报249.7%,虽然产品规模不大,不过16年时间净值涨2.5倍也是不错的收益率。

然而经过时间检验的业绩固然可贵,回头来看我们能够以事后成败评论产品的持仓和当初的决策,站在当时的节点,金融危机前夜的动荡、信息泥沙俱下,影响一只QDII募资规模最大的因素无疑是营销力量。先来者喝汤,首批4只产品每只金额都达到300亿元,后一年成立的四只产品规模最大的工银全球配置仅募得30亿元,其他三只产品则只有5亿元。

于是698万户首批QDII投资人踏上一条长达十多年的亏损之路,产品份额一路被赎回,截至去年三季度,四只产品规模均不满30亿元,产品份额从300亿份大幅降低到不足30亿份。

高位站岗固然是业绩亏损的重要因素,其他产品管理的战略性因素也值得考虑。根据定期披露的公告,嘉实海外中国股票自2007年成立以来,重仓了A股能源、金融等国有企业,并在之后陆续转向中概股或港股。2007年四季度重仓股有中国移动、中国人寿(601628)、中国石油(601857)化工、中国电信、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中国平安(601318)、工商银行(601398)、新鸿基地产、中国神华(601088),到2023年三季度重仓股有新东方、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招商银行(600036)、阿里巴巴、紫金矿业(601899)、药明康德(603259)(维权)、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李宁。

也就是说,虽然属于QDII类型产品,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实际投资中并未真正实现全球化配置,基金经理执着于本土股票或业务在本土的股票,事后看来,无疑错过了轰轰烈烈十多年的美股大牛市。期间道琼斯指数从2007年13500点下跌到2009年的6500点,越过金融危机,开启了上涨之路,直到今天已经涨到37200点,涨幅达三倍。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也从2300点涨到14800点,上涨6.5倍。

这或许是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在首批四只QDII产品中表现最差的原因。

此外,首批QDII为投资者诟病的重要一点是超高的管理费率。华夏全球精选人民币、南方全球精选的管理费率达到1.85%每年,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摩根亚太优势管理费率达到1.80%每年。即使公募行业经历了降费潮,这些QDII类基金管理费因为类目特殊,管理费率也并未调降。

虽然产品净值绝大部分时间处于1以下,规模也一路走低,跌到募集时的不到1/10,这批QDII每年的管理费也是没少收。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华夏全球精选人民币16年共收取约28.8亿元管理费,嘉实海外中国16年共收取约24.23亿元管理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南方全球股票赚取的管理费也都超过20亿元。

华夏全球精选人民币2022年年报

投资者不禁问,我的资金想出海分享全球收益,为什么要买一堆国内股票呢?为什么不投管理费率更低的指数型基金呢?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陆续成立的一批挂钩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的QDII都取得不错的业绩,同时管理费率在0.8%每年附近。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