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江水商业电讯(1月9日 北京 委托发布)国家统计局去年底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4%。
在经济大势夯底铸基时,有这么一家企业,他创新不已,激励奋发,俨然开启了“逆风飞扬模式”。
平台协同:逆风飞扬
振华科技(000733.SZ),全称为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三优叠加原则”(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资产)重组上市的国资公司,其主营业务涉及基础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子功能材料等多门类产品。
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企业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振华科技(000733)2023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2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76%,净利润率34.15%,利润同比增长10.45%,扣非净利润19.98亿元,扣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高达33.14%,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只有39.21%,存货与营收的比值也仅为36.27%,资产负债率仅23.01%。
受宏观经济筑底盘整影响,振华科技三季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93%,单季毛利率同比降低5.58个百分点。
国金证券分析师杨晨认为,2023年宏观经济确实对军用电子元器件产业造成了影响,使振华科技新增订单放缓,业绩增长阶段性承压。但是振华科技已经打造出一体化平台,其价值创造能力无虞。
据分析,2023年三季度,振华科技之所以能够对冲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制定的平台化发展策略。作为支撑平台的五大核心子公司,全都各自专精于独立的细分赛道。他们有些是被动元件行业内的翘楚,有些则是厚膜集成电路及功率半导体的龙头。此种战略增强了企业在主/被动元器件领域子公司间的销售研发协同能力。
东吴证券分析师苏立赞认为,振华科技作为国内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先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兵器、电子等国家重点工程配套领域。“十四五”期间,公司下游需求的逐步放量,或将带动元器件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而随着重点领域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 提质增效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振华科技逆势增长的秘密,那就是:该企业能够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引领,始终坚持“产资结合、重组整合”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资产结构调整,着力提升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增强了振华科技的的资本运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比如,为优化管理架构、缩短管理链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振华科技从少数股东手中果断购回子公司新云科技的部分股权,以此实现了全资控股;而在吸收合并了新云科技全部业务、人员、资产、债权、债务后,公司又将新云科技依法注销。此次回购有利于振华科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综合盈利能力,同时有利于发挥振华新云的渠道优势,进一步拓展特种变压器市场。
据了解,在振华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产业和资产结构的调整也始终没有停步。
在起步阶段,振华科技的主要产品为铝电容器、真空开关管和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在快速发展阶段,公司全面向上游材料端和下游电力、通信终端延伸,并进入动力电池行业;2010年,中国电子重组中国振华成为振华科技的实控人;2014年,振华科技通过收购重组进入机电组件领域,开始为载人航天工程(603698)提供继电器、接触器产品;2018年,振华科技又驶入高端军用、民用业务赛道,生产高可靠混合集成电路和微电路模块、军用继电器和接触器以及射频片式陷波器等;2019年,正华科技聚焦主业,主动收缩阵线,剥离了通信整机业务;2022年,振华科技增资奥罗拉,努力提升在高端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行业地位。
据太平洋(601099)证券分析师马浩然透露,永不停歇的创新让振华科技在2023年斩获犹多。
在基础元器件领域,这一年,他们攻克了合金箔材真空热处理技术,实现了低电阻温度系数合金箔电阻器的生产;突破了表贴式高压熔断器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压有机钽电容器额定电压新的突破;成功研制出了LTCC小尺寸巴伦滤波器,满足小型化需求,填补国内空白;成功研制出高精度电流传感器,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研发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实现了多品种的国产化;气密封开关、行程开关等新型开关实现量产;小型大功率断路器进一步扩充品种,并实现了批量供货。
在半导体分立器件领域,他们突破屏蔽栅沟槽MOSFET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基于第七代IGBT芯片的功率模块。在混合集成电路领域,高功率密度微电路DC/DC电源产品形成了从1/32砖到全砖系列的产品谱系,突破了开关电源数字算法关键控制技术、电源管理总线通信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在电子材料领域,成功掌握高饱和软磁合金复合粉料制备技术,有效提高一体成型电感器磁屏蔽功能;高纯氧化铝陶瓷基板性能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品;高频高强度铜基LTCC系列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截至去年中,振华科技已申请专利203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获得专利授权119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累计拥有专利1581件,其中发明专利424件,软件著作权16件。
振华科技一边坚持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一边大刀阔斧地在聚焦主业主责、提质增效上做足了文章。
国联证券分析师孙树明一针见血地提出,2023年三季度,振华科技的管理费用1.84亿元,同比下降了20.47%;研发费用1.13亿元,同比下降了12.29%;期间费用总计3.65亿元,同比下降了16.33%;这些数据都说明,振华科技降本增效确实取得了良好成绩。
安信证券分析师张宝涵认为,振华科技之所以能够实现逆势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司在营业收入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规模效应,同时管理费用率也同比下降。
东吴证券分析师苏立赞认为,振华科技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可见公司一直在持续深入地开展降本增效工作,这让企业期间费用得到良好管控。
正向人才激励: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分析,振华科技价值创造力的打造,与公司构建了一套具备正向激励价值的人才政策不无关系。
安信证券张宝涵认为,振华科技核心管理层技术背景深厚,他们依托持股平台及战略配售,已与公司发展实现了深度绑定。
据分析,振华科技核心人员大多属于技术出身,而且多多具备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作经历或芯片研发经验,科研实力强劲。为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公司设立两大员工持股平台,并在上市时实施员工战略配售,目前公司员工通过上述渠道合计持有公司5.53%股权,公司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均持有公司股份,核心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中长期利益深度绑定。通过实施多层并重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公司能够吸引并激励优秀人才与公司共同成长,激发长期可持续发展。
正向人才激励,行业专家领航:振华科技正在细分赛道的国产替代化浪潮上冲锋陷阵。
国联证券分析师孙树明提出,振华科技旗下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的子公司有5家。其中,振华新云、振华云科、振华富擅长被动元件的研制与开发,未来有望继续受益于军工电子行业发展;振华微及振华永光分别专注于厚膜集成电路及功率半导体,其产品国产化率有提升空间。
“军用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空间十分广阔。”孙树明认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广泛运用,振华科技的价值创造能力将越发突出。
(本文作者裴少铭,首发于中国工业报;此为作者授权发布传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仟江水电讯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