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昨晚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于2020年7月20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4010万股,发行价为64.39元,此次募集资金为25.8亿。
寒武纪此次战略配售的对象为联想北京、美的控股、OPPO移动、中证投资4名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投资获配710.4536万股。
其中,联想北京、美的控股、OPPO移动限售期为12个月,中证投资限售期为24个月,限售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之日起开始计算。
寒武纪有什么护城河?
有市场分析认为,寒武纪在上市之前,丢掉了最重要的护城河——与华为海思的合作关系,但是强大的人才储备和领先的技术,依然是公司重要的护城河。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寒武纪的收入全部来自IP授权,而华为分别贡献了其中的98%、97%。
但在2019年,IP授权收入断崖式下滑,寒武纪的主要收入来源变成了智能计算系统集成。
对寒武纪来说,最麻烦之处还不单单是失去了华为这个大客户。目前华为海思也拥有包括终端智能芯片、云端智能芯片、边缘端智能芯片的完整产品线,而这些恰恰就是寒武纪的产品线。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和华为海思的合作终结之后,寒武纪也不得不转型,并且铸就新的护城河。
好消息是,寒武纪很快又找到了另一座靠山,就是中科院。寒武纪一定程度上算是中科院计算机所孵化出来的一家公司,陈天石、陈云霁等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科院“龙芯一号”的核心研发团队。目前中科院也是持有寒武纪18%股份的二股东。
创始人的技术背景以及高端人才的加持,为寒武纪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这也是公司最重要的护城河。
寒武纪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研发人员的依赖度较高。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根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68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79.25%;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54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63.64%。
除了强大的科研团队,寒武纪招股书显示,公司首席技术官梁军出身华为,而且曾就职于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
众所周知,在科技行业,一个人、一个团队就能对一个公司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中芯国际之所以被市场看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台积电供职了17年、并在三星任职期间让三星的相关技术大幅赶上台积电的梁孟松在2018年加入了中芯国际。
此外,寒武纪在技术上依然有优势。
寒武纪在智能芯片领域的定位是通用型智能芯片。根据招股书的介绍,通用型智能芯片具备灵活的指令集和精巧的处理器架构,技术壁垒高但应用面广,可覆盖人工智能领域高度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如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理解、传统机器学习等)。而寒武纪面向云端、边缘端、终端的三个系列智能芯片与处理器产品,通过共用相同的自研指令集与处理器架构,共用相同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实现了从通用型智能芯片到云、边、端通用生态的全面覆盖。
寒武纪主要风险在哪儿?
首先,寒武纪还没开始赚钱,在经营业绩上的风险可能给整个公司带来更大的风险——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的风险。
公告显示,智能芯片研发需要大量资本开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寒武纪累计未分配亏损超过8.5亿元。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支出较大,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且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并将面临潜在风险。
寒武纪还表示,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公司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公司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上市后未盈利状态可能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若公司上市后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12.4.2条的财务状况,即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含被追溯重述)为负且营业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于1亿元,或经审计的净资产(含被追溯重述)为负,则可能导致公司触发退市条件。而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司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股票直接终止上市,不再适用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重新上市程序。
此外,寒武纪的客户与供应商均高度集中,寒武纪面临“断供”和主要客户流失的风险。
根据招股书,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99.95%和95.44%,客户集中度较高。另外,2017年-2019年,寒武纪向前五名直接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422.28万元、20315.49万元和36271.17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2.64%、82.53%和66.49%,占比相对较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