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通控股募投项目用地有疑点,招股书与问询回复数据“打架”

2024-05-24 18:27:41 壹财信 微信号

来源 | 壹财信(ID:yicaixin331)

作者 | 李查德

经过多年的自主发展和经验积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头部零部件企业。作为汽车制造业企业的一员,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地通控股)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正排队上交所主板IPO。

2023年6月29日,地通控股主板IPO申报材料获上交所受理,并于同年7月27日进入了问询阶段。2024年3月31日,地通控股因财报数据更新,IPO状态变为“中止”。此次IPO,地通控股聘请的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600999),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研发投入、偿债能力不及同行

经过多年的发展,地通控股目前形成了较强的整体配套方案设计能力、同步研发能力以及自动化生产能力,掌握了汽车车身件总成、底盘结构件总成、模具设计开发、自动冲压焊接等不同产品、不同工艺环节的多项核心技术,并在全国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

据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下称:报告期)地通控股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冲压零部件和冲压模具两种,报告期各期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52,825.24万元、186,401.14万元、214,478.9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9,840.71万元、18,249.84万元、9,532.24万元,净利润存在较大程度的波动。

地通控股具有模具设计与开发、生产工艺过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并且能通过专业实验室进行验证。其项目研发主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与客户进行同步开发。

地通控股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性支出、研发材料费、检验测试费、设备折旧费用等。报告期内各期,地通控股研发费用分别为2,896.12万元、3,274.06万元、3,892.08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0%、1,76%、1.81%,占比较低。

根据地通控股首轮问询回复,报告期内其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达到3.20%、3.46%、3.52%,皆远高于地通控股。且在2023年1-6月,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也达到3.63%,而地通控股仅为1.61%。

此外,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地通控股及其子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147人,仅占员工总人数的4.74%。

同时,地通控股在偿债能力上也不及同行。

报告期各期,地通控股的总资产稳步提升,分别达到290,584.77万元、312,236.17万元、348,587.95万元。报告期各期,地通控股的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3.37%、60.07%、62.07%,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更是突破70%,分别为70.80%、70.57%、73.19%。

而在报告期各期,同行可比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仅为43.44%、41.81%、43.28%,均低于地通控股近20个百分点。

同时,报告期各期,地通控股流动比率分别为0.92倍、0.88倍、0.82倍,同行可比公司均值为1.53倍、1.47倍、1.49倍;地通控股另一指标速动比率分别为0.83倍、0.71倍、0.66倍,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1.14倍、1.01倍、1.05倍。

一募投项目用地面积有疑点

据招股书,本次地通控股拟募资70,000.00万元,投入至宝鸡地通汽车零部件项目(下称:汽车零部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总额为55,673.1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15,000.00万元。

汽车零部件项目计划由地通控股全资子公司宝鸡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宝鸡地通)实施,项目拟在宝鸡市高新区科技新城内的宝鸡地通自有土地上新建厂房,项目的实施将增强对吉利、比亚迪(002594)等重要客户的供货能力,实现汽车零部件的就近配套。

招股书披露,汽车零部件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9,514.67平方米,土地证书号码为“陕(2022)宝鸡市不动产权第0252827号”。但招股书中披露的此土地证书号对应的地块面积却为24,716.00平方米,与项目规划的总用地面积存在较大的出入。

地通控股招股书签署日期为2023年6月,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23年10月27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宝鸡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宝鸡地通汽车零部件项目总平面图调整的规划公示”的公示信息显示,“原建设用地面积24,716.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4,895.50平方米……现由于生产线需要,调整后计容建筑面积35,825.39平方米”,面积扩容近1,000平方米。

(截自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官网)

据首轮问询回复,汽车零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5月16日办结《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厂房已初步搭建完毕钢结构,预计2024年初可以初步完成厂房建设。

招股书与问询回复数据“打架”

除了募投项目用地面积调整外,《壹财信》浏览对比地通控股招股书与首轮问询回复文件,发现了两份文件还存在一些数据“打架”情况。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地通控股主营业务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构成,各期主营业务成本金额分别为109,362.87万元、135,575.66万元、156,979.37万元,其中制造费用金额分别为31,389.93万元、37,228.31万元、43,802.36万元。

交易所在首轮问询中针对制造费用向地通控股发问,要求地通控股说明各期制造费用明细内容及波动原因,并结合各类产品工时耗用、生产人员人数变动情况,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各产品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制造费用波动的原因。

地通控股在首轮问询回复中披露,报告期各期其制造费用的合计金额分别为31,115.96万元、38,097.71万元、43,133.67万元。2020年较招股书披露金额少273.97万元,2021年较招股书中金额多出869.40万元,2022年又较招股书中金额少668.69万元。

(截自首轮问询回复)

同时,问询回复中在披露报告期各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差异情况时,对净利润的披露也与招股书发生数据“打架”的情况。

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地通控股净利润分别为9,840.71万元、18,249.84万元、9,532.24万元,但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却披露为9,840.71万元、18,265.02万元、9,537.28万元,2021年与2022年的净利润两份文件披露的数据有出入。

(截自首轮问询回复)

不仅如此,在招股书中地通控股披露,报告期各期其向大客户吉利集团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30,666.75万元、145,920.93万元、173,901.49万元(不含税),但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地通控股披露其报告期各期向吉利集团品牌合计销售额分别为130,730.66万元、146,990.11万元、175,172.64万元。

(截自首轮问询回复)

向另一大客户威马集团的销售额也存相同情况。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地通控股向威马集团销售额分别为7,482.84万元、10,094.96万元、5,989.08万元(不含税),但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却显示报告期各期向威马集团销售额分别为7,483.71万元、10,173.96万元、5,989.08万元,除了2022年相同外,2020年与2021年皆不相同。

(截自首轮问询回复)

(截自招股书)

上述的截图显示,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地通控股披露其对各品牌的销售收入总计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24%、88.78%、91.27%和92.07%,这说明了其对各品牌收入总计是少于主营业务收入金额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招股书中地通控股披露的其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收入却与首轮问询回复中披露的对各品牌收入总计的金额一致,皆为138,718.37万元、165,564.93万元、191,938.42万元。不知究竟哪份文件的主营业务金额才是真?地通控股及其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审计机构中汇所对此应给予解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壹财信。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