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新消费日报(研究员 梁又匀)讯,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冰雪主题消费成为各地冬季消费的热门话题。
日前,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即将实现此前国务院提出的“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8000亿元、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产业规模将占到整个体育产业的近1/5。
在冬奥会加持下,相关产品消费热情持续高涨,冰雪产业将迎来全新的消费及发展风口。A股当中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覆盖范围包括滑雪场、运动装备、体育赛事、培训服务乃至智能穿戴等。
其中,最具观赏性、消费者门槛较低、参与感极强的滑雪、滑冰体验项目成为最佳切入点。
场地建设与运动装备最先受益
《2020年中国滑雪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正常营业的雪场总数为715家,以室外滑雪场为主。携程春节期间景点预定数据显示,节前1~2周滑雪品类门票热度环比上涨超400%。
拥有国内最大户外滑雪资源、冰雪旅游资源的上市公司长白山(603099)将迎来消费旺季,有望弥补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此前,公司曾宣布与拥有9家雪场的融创文旅达成合作,将持续开发建设雪场、风景区、度假酒店等旅游资源。
滑雪这一小众的细分赛道已进入全速发展阶段,与其相关的公司业绩有望借2022年冬奥会开幕前后进入集中爆发期。
中粮工科承接了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等冬奥会核心项目,在制冷技术、场馆设计施工经验等方面拥有较强实力,2022年1月以来获多家机构调研。
2021年三季报显示,中粮工科扣非净利润6892.85万元,同比上升112.77%。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承接了包括京东、苏宁、盒马鲜生、沃尔玛等品牌在内的冷链物流项目。
雪人股份、大丰实业(603081)也承接了部分冬奥会场馆建设。其中,雪人股份(002639)主营制冷设备生产设计与销售,此前公司董秘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冬奥会场馆。大丰实业在承接场馆建设之外,旗下科技团队还拥有实景演出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
室内雪场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拥有36家室内滑雪场,数量居全球第一,室内滑雪人数占全年的20.89%,同比增长14.47%。此外,2020年新增的8家雪场中,有5家为室内滑雪馆。
2022年在“就地过年”的思路影响下,节假日跨省滑雪、出国滑雪的人数明显下降,更多消费者偏向周边就近滑雪、溜冰。
冰山冷热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承接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冰雪乐园、综合冰雪场馆等项目建设。此外,公司松下冷机还承接了奥运会部分项目,但营收占比不高。
主营健身器材的英派斯(002899)也开始发力滑雪模拟机、仿真冰场建设,希望能打破季节、场地和事件的限制,满足消费者的冰雪运动需求。
在运动装备方面更是“百花齐放”。国货品牌以探路者为代表,安踏体育、三夫户外(002780)、ST贵人等,以及上游代工、原料生产厂商嘉麟杰(002486)、牧高笛(603908)等公司,都正在迎来新一轮销售旺季。
CBNData联合天猫体育发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显示,滑雪装备销量同比增长1300%,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服饰、雪具、安全装备等。
据悉,一套完整的滑雪装备,包括滑雪服、滑雪鞋、雪镜、头盔等总计价格在3000元~10000元之间。若追求高端装备,仅一件滑雪服售价就可达上万元,全套则需数万元。刚入门的滑雪爱好者每年在滑雪上的投入(除装备外的培训、场地、酒店)也需要花费上万元。
Mob研究院数据显示,冰雪装备及配件毛利最低约50%左右,最高可达70%,不过其中不少为品牌溢价。而较为尴尬的是,国内销售的中高端滑雪设备仍以外国品牌为主,国货品牌服装、配件仍在崛起过程中。
据《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装备企业和知名品牌,也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
配套服务迎来“春天”
1月中旬,北京某滑雪场规划公司告诉财联社记者,相较于国外,中国冰雪市场起步较晚,大家对冰雪的认知较少,目前行业还处于比较散乱的局面。
以滑雪为例,《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滑雪运动渗透率(滑雪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为1%,而日本、美国分别为9%和8%。
如按照“雪季财年”(每年5月至次年4月30日)计算,《2020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2021雪季财年滑雪人数为2076万人次,渗透率提升至2%,基本恢复到未受疫情影响时的水平。
在新增的滑雪游客中,不少人是初学者以及一次性体验者,其占比高达77.4%。《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滑雪培训市场规模65.1亿元,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雪乐山创始人王展认为,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初期,未来五年滑雪培训是重点,只有解决雪友基数的问题,滑雪装备以及社交等配套服务才能更快速发展。“就好比驾校,得先教会人开车,才会有汽车市场。”
天眼查数据,2021年全国共发生9起冰雪产业融资事件,服务于滑雪营销打卡、社交、旅游服务的品牌占据大多数。其中,提供教学服务的室内滑雪场雪乐山、专职培训机构SNOW51累计获得了12亿元融资,占全年冰雪产业融资总额的62.17%。
王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此前K12学前教育占到了整个培训产业的80%~90%,“双减”政策之后,会让青少年更多参与到像滑雪这类运动来。
拥有3家室内雪场的万科也持类似的看法,万科副总裁丁长峰此前表示:“三亿人上冰雪,特别是中小学生上冰雪,对于中国滑雪产业的改变是根本性的,疫情之后将迎来年轻消费群体的增加。”
据悉,2021年雪乐山已从直营模式转向特许加盟模式,计划2022年将在全国开至300家门店,实现“教会1亿人学会滑雪”的企业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新东方也开始布局滑雪培训业务。2021年6月,冰上运动培训机构万域芳菲获得来自新东方的千万级A轮融资,用于重点扩张一线城市的连锁冰场、滑冰俱乐部。除教练员培育、课程研发外,万域芳菲还将对冰上舞剧、IP孵化开展长期投入。
在上市公司中,莱茵体育(000558)、三夫户外、奥瑞金(002701)等都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冰雪产业规划中也包括体育培训等配套服务。
同时,围绕赛事运营、场馆管理和平台服务金陵体育(300651)、奥瑞金、中体产业(600158)、莱茵体育等公司都有布局,但由于冰雪运动仍处于消费者教育期,冰雪赛事参与感、商业化仍有待提升。西山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滑雪赛事市场规模为106.3亿,仅次于滑雪装备的126.9亿元。
冰雪产业不仅有滑雪,还包括滑冰、冰球、冰壶等同样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细分赛道,每一个赛道都能衍生出巨大的消费、娱乐、商业化市场。
展望冰雪产业未来发展,《2020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提到,整体市场的增长东南并未改变,但行业马太效应继续显现,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室内滑雪场、滑冰场的全面爆发将改变整个中国冰雪市场的格局,未来市场会因此获益良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