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追风口的老张:从“山寨”鲍师傅到“杂牌”网红奶茶店

2019-12-29 21:46:12 和讯名家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老张总爱向强调,自己以前是做“鲍师傅糕点”的,那是他人生高光点。老张对这份记忆尤为珍视,就连微信名都没有改过,还是“鲍师傅”三个字。

  他是经历过风口的人,曾经高高盘旋,随即沉沉落下。风停了,如何面对,是个问题。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贺泓源、张露曦

  编   辑丨李清宇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资料图,图文无关)

  乐观与悲观,在老张身上显得矛盾又协调。

  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门口开了一家奶茶店,小品牌,亏本。依旧爱笑。

  老张总爱向记者强调,自己以前是做“鲍师傅糕点”的,那是他人生高光点。老张对这份记忆尤为珍视,就连微信名都没有改过,还是“鲍师傅”三个字。

  他是经历过风口的人,曾经高高盘旋,随即沉沉落下。风停了,如何面对,是个问题。

  老张的巅峰时刻——“鲍师傅”

  实际上,老张的巅峰时刻,有些“山寨”味。

  以肉松小贝为拳头产品的正版“鲍师傅”,由鲍才胜夫妇于2004年在北京创立,最初,只是中国传媒大学旁一家卖面点的夫妻档小店。2017年开始,鲍才胜的“鲍师傅糕点店”成了网红店,山寨品牌也迅速跟风,市面上出现了“经典鲍师傅”、“金典鲍师傅”等各式山寨店。

  近两年来,“鲍师傅”被迫把大量精力投入在维权路上。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2018年5月,全国范围内鲍师傅山寨店大约有1000多家。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资料图)

  老张的店,是其中两家,2016年开店,2018年闭店。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质疑他们是山寨店时,他并不否认,坦承“确实没有注册完商标”。

  “我们开店时还没火,开店都不用给总店打招呼” ,“有些人开了十几家店”,对于“鲍师傅”维权,老张显得有些不平与可惜。尤其是,他的一些熟人,不只在北京开店,还在其他城市开。

  老张开店时,“鲍师傅”商标还没下来,这给“山寨店们”一些残喘空间。

  当被问到如何保持原有味道时,他回答,“我们都是先在鲍师傅店里打工,学到了手艺再出来单干的”,“鲍师傅老板妻子是我们老乡”。

  在2018年“鲍师傅”打假工作大规模进行之时,第一批遭殃的,就是北京“山寨店”,老张也在各个部门的检察之下,被迫闭店。

  生意大好的店就这么没了,他回到老家河南,休整了一年左右才缓过来。

  “网红奶茶店”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2019年,老张带着老乡再上北京。他们先是在北外校门口租了店铺,本打算还做糕点,用“鲍师傅”的手艺,不打它的招牌。但没想到,店铺迎客的那面不让做成透明展柜。于是,老张只得放弃糕点生意。

  他发现,最近奶茶行业挺火,想到自己2017年在上海考察糕点市场时,看到“喜茶”排队的“壮观”,于是决定改做奶茶店。

  老张一开始打算加盟蜜雪冰城,因其总部在自己家乡河南,并且在当地,蜜雪冰城声势浩大,俨然有“奶茶一霸”之势。

  蜜雪冰城主打“低价”牌,记者在北京交通大学门口的蜜雪冰城门店看到,其最贵产品单价10元,半数以上的饮品,中杯价格不超过7元。2019年10月31日,蜜雪冰城官网发布文件称,全国加盟店将超过9000家。

  一位四川当地人也透露,蜜雪冰城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门口“火得很”,经常有人在那排队。从今年北京开店的情况来看,蜜雪冰城似乎并不满足于当前在“下沉市场”的成就,想要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进军北京。

  有蜜雪冰城内部店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这时候,北京也就十几二十家,“今年这时候全北京应该有六十家左右。”

  老张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想要加盟。但蜜雪冰城加盟负责人,却在实地考察后,因老张店铺少了1平米而拒绝了他的加盟请求。

  老张分析道:

  “不知道真是这个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店对面有两大奶茶品牌(COCO和厝内小眷村),他怕竞争不过就不敢开。”

  店在手上,成本不低,容不得犹豫。于是,他在网上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公司加了盟。

  “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后悔,有些仓促了。”老张叹道。

  奶茶店从开业到现在一直不盈利,冬天淡季、竞争激烈、品牌不出名、宣传不够等等都导致了这一结果。“照这样的状况下去,可能50年也没法盈利吧。”他称。

  窗外寒风簌簌,老张的心也冷,但依旧有心思打趣。

  “比我还惨的大有人在。

  有一个老乡,以前也是开鲍师傅,在外地。北京这边鲍师傅真火,他却倒闭了。之后,计划来京,找了家店,把装置从郑州运过来。没想到运输过程中,物流车着火,装置全废了。想索赔,可物流公司一查,发现运输物品中有易燃易爆物。于是,补偿也没要到。来京开店,又赔得一塌糊涂。”

  他平静的讲着故事。

  每个人都是漂泊的。老张在15年前(2004年)南下去广州打工,之后三年,又回到老家河南做厨师,开饭店。但去大城市打拼的念头从未断过,因此,2010年来了北京干杂活,还去菜市场扛过菜。有过高回报,也尝试回家,最终,再次来到北京。

  目前,奶茶店并不盈利,10年北漂的老张也不知道,这次能在北京坚持多久。

  “北京是个好地方,但得是人才,才能在这留,像我这种人,可能快要走了。” 他说。

  (老张系化名)

  21君

  小伙伴们,对于老张的故事,你有何看法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