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论坛(2025)|李展眉:大模型厂商目前不赚钱,只为获得应用机会

2025-03-31 09:42:01 中国经济网 
  • 腾讯QQ
  • QQ空间

“在过去一年中,包括科大讯飞和其他大模型友商都在往里砸钱,甚至部分友商在某些项目中给出了免费的价码,这种情况下一定是不赚钱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李展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这不是恶性“价格战”,而是大模型厂商想获得应用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B端客户、C端用户真正体验到价值,最终获得收益。

进入2025年以来,各大汽车厂商陆续推出“智驾平权”举措。“科技平权的背后,其实是整个行业智能化发展已经到了规模化水平,成本随之下降,原来高配的智能化产品价格下探,对消费者而言是利好。”李展眉说。

李展眉认为,这对汽车行业,特别是供应商而言同样是好事,大家清晰地看到巨大的商业蛋糕展现在面前,后面就是各凭本事获得市场份额。能够肯定是,最后一定是C端用户用手里的钱和口碑,去为主机厂做背书和价值定义。

然而,当前大家更多是在做工程化或者接口方面的适配,这使得大模型能够带来的红利在智能座舱领域相对偏表层,不能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过去一年中,随着大模型企业的崛起,很多车企都在尝试接触,但没有看到大模型给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真正带来的价值在哪。”李展眉直言,大家都在摸索大模型的价值,但还没有明确抓住,大模型上车的商业价值无法用价格标定,车企肯定是犹豫的。

目前,科大讯飞也慢慢摸索出大模型的商业模式。李展眉表示,“真正能够抓住大模型价值的B端客户其实愿意付费;部分更开放的B端客户,可以与我们联合做C端用户订阅模式的应用,达到市场化目的。C端用户将用口袋里的钱来投票,以此判到底有没有价值。”

据李展眉透露,2025年内会有搭载科大讯飞智能驾驶相关算法,包括整套解决方案的新车陆续量产。科大讯飞无论是视觉还是语音,都采用Transformer算法,因此最先量产的车是基于纯视觉路线。(图/文 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