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家百年药企爆雷!
3月25日,日本知名药企小林制药的股价暴跌16.51%。同日,该公司公布,已有33人服用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身体异常情况,其中26人住院。最新消息显示,日本政府已要求小林制药就上述问题进行说明。
小林制药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药企,此次出问题的相关保健品,在日本的不少药妆店均有销售,还有部分产品通过跨境渠道销往中国大陆。据了解,跨境销往中国大陆的渠道包括天猫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拼多多官方海外旗舰店、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
另外,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红曲,约有20%为该公司使用,其余约80%则作为原材料,出售给了约50家食品饮料生产商等企业。
小林制药爆雷
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小林制药公司3月25日公布,已有33人服用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状况异常情况,其中26人住院。
同日,日本消费者厅要求小林制药公司提出相关报告,对其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在消费者使用后出现肾病问题一事进行说明。
此前3月22日,日本小林制药公司称,近期有部分消费者在使用了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等部位疾病。该公司表示,目前尚无法证实发病与相关保健品之间的关联性,但决定对相关产品进行自主回收,并呼吁消费者停止使用相关产品。据介绍,近期有6人在服用了相关产保健品后,因出现肾脏等部位疾病住院治疗,其中5人已出院。
小林制药公司称,对红曲保健品进行成分分析后发现,部分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该公司掌握范围外的未知成分。目前,这种未知成分与消费者患病之间是否相关还没有定论,但为了防止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情况进一步扩大,小林制药决定对旗下3种(共5款)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进行召回,并呼吁消费者立即停止服用这些产品。
22日晚间,小林制药公司的社长举行记者会,就这一问题鞠躬道歉。日媒报道称,本月16日分析结果就已显示其中可能含有未知成分,但该公司直到22日才宣布召回,对此,小林制药社长承认决策迟缓。
小林制药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药企,该公司生产的液体创可贴、儿童退热贴等常备药品在访日游客中也具有一定人气。此次召回的相关保健品此前在日本的不少药妆店均有售,因此不排除部分访日游客买到相关产品的可能性。
此外,目前部分中国国内的电商网站上已下架相关产品,在此提醒购买过类似保健品的消费者尽快确认,并立即停止服用厂商已宣布召回的产品。
据悉,小林制药此次宣布召回的5款产品共30万个,其中一款主打“降低恶性胆固醇”的红曲发酵胶囊从2021年2月在电商渠道和门店进行销售,截至今年2月底已经卖出约110万袋。去年夏季到秋季前后销售的产品可能是导致肾病的主要原因。该公司表示,此次召回将拨款约1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500万元),还考虑进行补偿。
据了解,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红曲,约有20%为该公司使用,其余约80%则作为原材料出售给食品生产企业等。据共同社报道,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红曲原料共销售给约50家食品饮料生产商等企业。
目前,日本各食品、酒类制造商正在陆续宣布回收含有小林制药生产的红曲相关产品。日本宝酒造公司3月24日发布消息称,因该公司生产的一款酒使用了由小林制药公司提供的红曲原料,决定对约9.6万瓶该产品进行自主回收。目前没有与宝酒造公司该产品相关的健康损害报告。
二级市场上,受上述事件的影响,3月25日,小林制药公司的股价大跌16.51%,市值缩水至394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87亿元。
百年老牌药企
小林制药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药企。公开资料显示,日本小林制药于1886年在大坂成立,创立初期时名为“小林盛大堂”,该公司是一家以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品、食品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日本市场上稳占重要的地位。
小林制药的产品不仅在日本国内销售,还销往美国、英国、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上海小林日化有限公司是小林制药在中国的独资子公司。小林制药目前在中国国内销售的品牌主要有一次性使用怀炉系列“暖宝宝”、退热冷贴系列“冰宝贴”、芳香剂系列“爽花蕾”及“香居源”等。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度,小林制药的营业收入为1735亿日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为257.8亿日元,同比下降3.3%。
值得注意的是,3月22日晚,小林制药向中国消费者发起关于停止使用红麹胆固醇颗粒及自主召回的通知称,“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将继续进行调查。”据了解,这些跨境销往中国大陆的渠道包括天猫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拼多多官方海外旗舰店、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小林制药在药品和日用品领域打造了多款爆款产品。上述事件损害了该公司的信誉并动摇了其管理层。在保健食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的如今,意外事故和副作用带来的风险再次凸显。报道认为,不能排除该公司的工厂的管理体系可能存在隐形的缺陷,企业必须紧急厘清疾病与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回应。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