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24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在京举办。会上,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张影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中国AI市场已经从“技术导向”迈向“价值导向”阶段。想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大模型发展之路”,还需尽快嵌入到业务流程和产品功能中去寻求垂直化、产业化的机会。
至于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张影给出了四点建议:充分考虑“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和商业影响因素;有序实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重点领域,尊重AI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短期内对技术抱有过高预期,同时防止“一窝蜂”“炒概念”等乱象分散发展合力,浪费创新资源;把握技术突破与应用发展的平衡,确保技术成果能快速应用到现实世界问题中;还需重点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商业环境,虽然政府采购可以作为初期支持,但创新的真正的测试是在广阔的市场中。
除了上述四点建议,张影还强调,切实提高居民收入也是新技术发展的一条暗线。在他看来,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升消费者收入,让更多的个人能够负担起先进技术的应用,才能扩大市场规模,促进高质量、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发展,让人工智能真正在市场的驱动下完成“+”的动作。
此外,人工智能投入周期与人才培育也同样值得关注。张影提出,人工智能和产业结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耐心。对于人工智能项目的研究,政府和私营部门的长期稳定支持对于克服研发和应用中的挑战至关重要,只有通过长期投资和研究,才能确保技术能够稳步进步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最后,赢得人工智能的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这也是我们再次强调科教兴国的意义所在。
每日经济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