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十周年之际,悟空问答宣布关停

2021-01-15 18:28:35 和讯名家 

悟空问答宣布关停的头一天,恰逢知乎10周岁生日。

1月14日,悟空问答向创作者推送通知称,App将于1月20日从应用商店下线,2月3日停止运营。而问答依然会作为今日头条的重要载体,以头条问答的形式继续运营。

对此,看懂君邀请了几名看懂小程序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伍岱麒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

如果从品牌角度分析,在用户心里,品牌只有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才有可能获得大的竞争优势

知乎不管从名字、平台定位以及营销都非常出色,几乎已经成了“知识问答”的代名词。而悟空问答作为后进入者,缺乏差异化优势,不管是叫“头条问答”还是“悟空问答”,其实都不如知乎有先天优势。

所以在知识问答上,悟空问答很难被列在数一数二的位置,大众可能会用知乎,或者百度一下,很难想起悟空。

内容生产平台现在的瓶颈在于:

1、互联网平台都集中关注内容生产,但是内容生产者却是很难得的,因此就竞争而言,后发者的优势肯定较低,因为内容生产者已经入驻了先发平台,因此后发者为了竞争,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去吸引内容生产者,即便如此都不一定有优势,因为内容生产是需要时间积累,所以假如有排他性的情况下,先发平台肯定更有优势,因为内容生产者已经实现一定的积累。

2、内容生产平台的竞争差异化问题,即是否寻找到独具特点的板块切入。现在已经越来越难,其实就是随着竞争者增多,细分市场也已经逐渐被瓜分了。

3、内容平台机制问题。竞争的激烈会使用户时间很分散,所以很难说会专注在哪个平台,如果内容符合用户的兴趣或者更具创新性和价值,自然用户停留时间会更多。所以对于内容生产平台而言,其机制是吸引内容生产者的关键,而内容生产者是内容的关键,所以内容平台的机制,会是发展的瓶颈之一。

突破点:

一、围绕人群细分,寻找差异化空间。比如职业——医护,法律人士,媒体等等,不同领域;或者年龄层,假如能寻找适合老年人的空间和适合他们使用的便捷方式,那相信未来空间还是很大。

二、完善平台机制,尤其是怎么吸引和留住内容生产者,以及平台是否能有机制和方法培养更适合本平台的内容生产者?

三、结合未来趋势,VR,MR等等,去开辟新的内容生产领域,更多想象力和空间,给年轻人创造和想象的机会,可能是一个方向。 

史洁

知识网红孵化专家

首先我觉得在我眼里,悟空问答更应该归类为一个知识付费平台。

起始点就是因为有收益的激励,所以吸引更多的流量进入。所有知识付费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过程, 从吸引大V入驻,带来头部专业知识和用户流量,产生交易;发展到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是一个有流量并且可以增加收入的机会,纷纷涌入,都来分享“知识”。

再发展到劣币趋逐良币,大V的活跃度越来越低,因为用户迅速被更多的答主分流,逐渐流失。用户发现每次的花钱购买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比免费的好,干脆去百度百科多好,免费还有出处。

继而,用户流失。知识付费平台的活跃度整体在降低,就是因为当用户活跃度足够高的时候,一定不是有人生产了优质内容,而是由入进入的门槛低了。知识付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不是引入海量的资源竞争,而是帮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过滤出省时间值得看的信息。以此,让用户来付费。

否则,干嘛不去信息量更大、又免费的平台,自己来筛选内容呢?知乎的优势在于深度内容的保持,到现在为止,知乎扶持的仍然是字数多、专业度高的内容。所以有人开玩笑说,知乎的内容都是给人精看的,想去上面捞用户,你得每天提升自己才行。

陆兆华

移动安全专家

我这里谈三个点:

1、从产品的品类分析:悟空定位名字定位为问答,是偏向低频的、非粘性的定位;而知乎是问答+社区,问答不是高频,社区是高频与有粘性的,这里形成了产品调性上的基本区别,且社区容易使用答题题有成功感(不管是否大V),这就使知乎形成了自己的壁垒。

2、引流用户的群体特性与其使用习惯,悟空采用大V的模式来运营,意味着应该是针对有深度的问题,但是悟空的流量中,可能深度的问题或想了解深度问题的用户群不足,这可能与悟空的流量主要来源于今日头条APP的流量的使用习惯有关,以轻度思考的浏览为主,重思考为辅,这里就形成了用户群体与运营的错位。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kdjjbeibei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fuxuejun1234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人行是全球硕果仅存的有节操的货币发行者

2、扶优惩劣!消金公司迎来“三六九等”监管评级

3、从字节跳动进军商业保理浅谈“类金融”业态

你“在看”我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