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媒体报道沙龙|加快生物育种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0-12-31 11:14:35 新浪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31日消息,12月29日,以“加快生物育种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第九届全国媒体报道沙龙成功在京举行。本届沙龙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导,北京科技报社主办,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

本届沙龙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三位院士专家,向媒体介绍生物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帮助媒体和公众理解生物育种对提高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凝聚大力推进生物育种的广泛共识。

图:第九届全国媒体报道沙龙在京举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将生物育种列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是种业大国,但还不是种业强国,实现现代种业的跨越式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关键是要大力推进育种技术创新。当前以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已成为国际育种的前沿和核心,正在蓬勃迅猛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生物育种列为强化国家战略力量重点发展的八大前沿领域之一。生物育种创新与应用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生物育种发展进入新阶段。

生物育种的宣传和科普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在推动生物育种科技创新中同步加强科普推广工作,大力宣传生物育种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宣传我国生物育种发展的重要成果、科学结论和严格监管,使科学普及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做主题发言

沙龙的主题发言环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李家洋院士以“种子、种业与粮食安全”为题,分享了种子、种业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重要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四方面的内容;朱健康院士以“基因编辑育种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基因编辑育种的研究进展;李新海所长以“玉米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为题,对中国玉米生产、生产环境、市场竞争形势等进行分析,提出原创性基因、种质、技术是玉米种业发展基础,要不断强化基础种质自主创新,保证我国玉米种业持续发展。

沙龙现场

据了解,从2012年以来,在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的组织下,全国媒体转基因报道研修班已经成功举办八届。8年来,数十位院士专家精彩授课,全国上百位媒体记者积极参与,数百篇报道文章广泛传播,研修班为引导公众科学理性看待生物技术产品开启了重要窗口。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