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 原电池法超高纯氧化镁技术有哪些新突破?

2020-12-03 13:45:42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用于航空航天电子(600879,股吧)等各个高端领域的高纯度氧化镁获得技术上的新突破。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学(唐山)转化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原电池法超高纯氧化镁”技术实现突破,解决了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攻关的技术和产业化难题,打破了一直以来该领域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状况。

高纯度氧化镁是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温耐火材料,大量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各个高端领域。

我国每年进口高纯度海水镁砂约40万吨。在钢铁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环境下,预计中国整个钢铁行业对高纯镁砂的年需求量是140万吨至160万吨。

目前,国内外制备氧化镁生产工艺主要为矿石煅烧法和海水/卤水提纯法,矿石煅烧法氧化镁纯度最高仅有98.5%,已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冶金等高端制造产业需求。相比于之前获取氧化镁常用的菱镁矿煅烧法和海水/卤水合成法,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原电池法工艺可获取超高纯度氧化镁,并且成本更低,工艺路线更短,产品成品率更高,且生产过程伴随产生大量优质直流电。

原电池法选用镁作为燃料电池的阳极金属材料,增加了燃料电池生产、运输、储存、加注环节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在短时间内将镁转化为氧化镁,增值近50%;同时在获取超高纯度氧化镁的过程中可实现无工业三废排放。同时,原电池法突破性的使用了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较传统贵金属催化剂,降低了燃料电池制造成本、提升了性价比。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在此领域的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超高纯度氧化镁长期被日本、欧美等国家垄断;受产能和品质制约,我国每年需要从以色列、欧洲和日本等国大量进口高纯度氧化镁,缺口巨大。目前,原电池法超高纯氧化镁/电力联产项目已经正式进入产业化的初步阶段,预期在2022年实现千吨以上规模量产,2023至2025年实现产能20万吨至30万吨,将为钢铁、冶金、陶瓷、高温材料等重工业领域提供转型升级必须的基础材料。

(责任编辑:冉笑宇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