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线上举行,本期论坛的主题是“金融战疫,共克时艰”,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发表讲话。
沈建光认为,网上的金融服务是没有时间,空间上也可以突破,极大的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成本,降低了运营的成本,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获客成本为什么会降低,因为我们利用了大数据,通过大数据来发现客户的一些特质,他的抗风险的能力或者经营的能力,这样就是可以进行精准的营销。
以下是演讲全文:
感谢廖院长的邀请,非常荣幸来参加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正好借着刚才黄教授的话,我谈一谈数字科技在金融高质量发展当中的作用,也是结合京东数科的实践,从金融科技的角度看看数字科技如何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金融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金融数字化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金融数字化发展需要监管适应性调整。
第一个话题,我们现在金融要高质量发展,第一块就是我们如何做到普惠?刚才提到了很多为什么传统的金融机构它还是在普惠当中碰到了一些难点,数字科技是如何去应对的,为什么数字科技会发挥作用,我会详细的跟大家分析。
我们看到传统进行金融服务的时候,它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比如说开户要面签,贷款要进行尽职调查,而且时间也可能就是9点钟到5点钟,但是这个数字化的服务,网上的金融服务是没有时间,空间上也可以突破,极大的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成本,降低了运营的成本,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具体来看,金融数字化降低了获客成本。获客成本为什么会降低,因为我们利用了大数据,通过大数据来发现客户的一些特质,他的抗风险的能力或者经营的能力,这样就是可以进行精准的营销。我们看到第二部分是可以提高收益率了,因为以前传统的金融机构它要进行贷款员一对一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的,还要进行调查。现在如果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收集能力,而且又有电子商务的场景,可以有效的提高信贷审批的效率,降低成本。甚至我们看到很多风控都是通过机器,也就是人工智能的形式,没有一位贷款员。刚才其实也提到了,互联网贷款它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给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但是它也不是依靠抵押品、贷款员进行尽职调查,而是利用数据。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这个提法是非常精准的。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其实可以非常好的刻画中小微企业的特征,这样的话,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时候它的风险控制会大幅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风险,对以后将来违约的成本,这些都是考量。对于大数据还可以进行营销,金融机构收集数据的维度非常的全面,时效性也更强,在金融机构进行决策的时候,很多欺诈都可以进行解决,因为都是线上多维度的对客户进行分析,这样也避免了比如说线下的很多票据也可以作假、很多证明作假,这样的话真是对真正的人力去复制这些成本,一是非常高,二是也很难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在各个细节当中,运用大数据、金融科技怎么样可以,比如说加速新金融产品的研发,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这些都是通过像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进行,而且可以24小时,也是进行其实是跨地域的进行,这个是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在扶贫农贷上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否则的话小户贷款金额都非常小、非常分散。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要靠贷款员去贷款的话,那个成本是远远不能覆盖它的收益的,所以这个收益的话,刚才其实是从五个方面降低获客成本、提高单户收益、进行精准营销、新的产品研发、应用效率就可以大幅的提高效率,从而达到普惠的目的。
再看下一页,这次疫情期间,其实非常充分的发挥了线上互联网贷款的金融科技的作用。首先我们刚才提到线上贷款是没有空间限制,因为这次疫情最大的问题就是要隔离,大家其实很多营业网点都关闭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发现,中国一季度经济发展表现最好的两个领域都是没有空间、地域限制的。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信息传输业,中国的一季度GDP是-6.8%,但是在服务业当中,信息技术的服务业上升了超过10%。
第二个表现优异的就是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6.8%的情况下,一季度其实还贡献了增长,也是正贡献,是增长大概5%左右。
那么金融为什么能保持正增长,在整个服务业都保持大幅度受影响的情况下,核心的一点就是很多金融业都是线上化,传统的要到营业网点去,还要进行面对面的信息资料的核查,然后进行分析。但是在线上进行金融服务的时候,其实都克服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甚至现在中小微企业贷款可以24小时进行接受申请、发放贷款,而且也不需要当面进行的,所以它所有的业务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我们也发现很多传统线下的业务都转到线上了。比如说我们看到股票交易市场都没有停止,很多人其实都在家里边通过手机上网来进行股票交易,然后线上买保险产品。中小微企业可以进行线上的借贷,所有的这些金融都没有停顿。所以其实通过这次疫情也充分反映了网上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和便利性。
再结合刚才谈到的线上获客成本大幅度低于线下,数字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客服,这些其实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所以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这个我觉得才是普惠的一个基础,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成本降低是很难做到普惠的,因为毕竟金融机构还是要考虑它的盈利和它的成本之间的平衡的。所以非金融服务的信息业是给数字科技发挥了巨大的使用的天地。
接下来,未来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需要加快金融数字化的转型,我们看到,数字科技助力金融数字化的发展,其实是有利于构建一个叫“广覆盖、多层次、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因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它可以解决,数字化解决几个大问题。第一个就是同质化竞争问题,因为金融数字化,通过推动行业创新做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产品创新是非常快的,可以有利于差异化的发展。第二个可以解决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因为金融数字科技的发展通过线上服务极大的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第三解决了精准定价的问题,因为通过大数据,大数据是宝贵的资源,通过这个场景可以不断的精准的分析,降低它的风险,精准的测算风险,可以精准的发放贷款的话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四个解决风控的问题是通过风控数字化,可以通过多维度的数字,也避免了很多欺诈的陷阱,可以有效识别管控风险。
总的来看,数字科技助力金融数字化发展,这个其实将会重塑金融服务生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数字科技是使金融服务科技的抓手更加丰富。我们现在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包括你的现金流,但是还有物流、包括信息流的高效运转,还有比如说电商平台的数据,在线支付的数据,第三方征信,外部黑名单各种多层次的数据建立的风控模型,可以更加精准把握客户的信用风险的画像。
最后,金融科技使金融服务的生态化得以优化,这就是说金融科技、数字科技改变了金融服务者和供应者的生态,也改变了金融机构基础设施,也改变了监管者的功能和角色。这是一个我们看数字科技如何助力金融服务可以提高普惠的能力,更加多层次的服务好金融需求。
第二个大的问题就是现在需要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数字金融,我觉得要处理好数字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就是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的关系。要处理好金融机构数字化战略部署和内部业务转型的关系。第三是金融数字化发展和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关系,它需要这些基础设施的配套来更加完善数字化对金融的提升。
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的关系,其实现在合作是越来越多了,刚才黄教授也提到,互联网贷款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出来,其实是对整个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也就是说它其实把科技创新的一些成果得到了肯定,而且也鼓励科技公司跟金融机构进行更加深度的合作,我们也看到大中小银行和新型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其实不同的金融机构是运用不同的技术上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比如大银行它技术实力是非常雄厚的,所以它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各种技术上面,其实是储备很多、投入很多,但是我们看到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其实这方面的技术投入不像大银行这么完备,所以它更需要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所以这方面整个金融业态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中小银行其实跟金融科技公司的融合会更加紧密。
其实各大银行也都在做数字化转型,我们看到我国的四大行都有自己的金融科技部,而且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它在科技上其实都对大数据、信息包括风控,都是人工智能应用,产品设计、营销风控都是有非常强的储备。但是另一方面,其实它还要进行比如说内部的建设,未来敏捷银行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就是大的银行体系它自己内部也成为一个小的敏捷银行,快速迭代、创新驱动、跨界整合、价值共享、组织赋能这些其实在未来银行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三个问题,金融数字化发展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一点我看到中国监管者是非常有前瞻性,也非常明智的,其实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线上的发展。比如我国正在积极的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体系建设,而且以金融稳定理事会也有提出法人的识别编码—LEA,用建码来完善关系,这些是非常关键的,一些金融数字化技术标准制定,它在积极推进科技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觉得接下来三个方面,我们大家都看到,监管部门包括李东荣会长的互金协会,都在积极的进一步的为鼓励金融数字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最后一个话题,我想这个监管的支持和配合。再下一页我们看监管和数字化发展的关系。
首先要鼓励创新化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是鼓励创新,但是另一方面也要在防范风险的平衡如何做好。第二是金融数字化发展的监管规则调整并进。第三是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的平衡。
现在一方面是数字科技在中国广泛的应用,这一点非常同意黄教授刚才的判断,中国在很多领域在移动支付、小微贷款已经是世界上领先了,这一块其实国家还在大力推进监管科技的发展,这一块其实也是各个部门、一行两会包括各个地方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的探索,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数字科技的发展是离不开更好的监管科技的发展,否则光靠传统的监管方式,在有些方面是很难跟进这样一个新的数字金融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一些监管规则的调整,因为现在的监管很大一个层面是针对传统的金融业态做的一些规则,但是像互联网贷款、包括网上支付、信息科技、助贷业务的发展,其实就是对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我们现在的规则,比如说规定,一定要面签,开户的时候要以柜台开户为主,但是这次疫情当中就很明显看到,其实很多网点都关掉了,没办法面签,但是中小微企业急需贷款,否则这个机构很难撑下去,那么这种情况下面,监管也做了非常及时的调整,提出了包括远程开户的指导意见,比如说提出了可以非接触式的进行开户,先进行远程开户,柜台开户为主,但是它也打开了一个口子“远程开户为辅”甚至可以先开户再补齐材料这些临时性的措施,其实反映了监管是非常灵活,就是在面对新的数字经济的情况下,其实监管的调整也是非常灵活的,没有这个其实也很难数字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再下一个是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的平台。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数据,包括数据就是数字化金融发展的根本源泉,用大数据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生产要素,但同时要安全、合规地使用个人信息,这方面也需要监管加强法规制定以及落实,这样才能使市场、各个使用方和供应方都比较安全、有效的可以使用数据来达到服务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我就先分享到这里,谢谢主持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