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字节跳动在成立八周年之际,宣布组织全面升级。
3月12日起,张利东担任字节跳动(中国)董事长,作为中国职能总负责人,全面协调公司运营,包括字节跳动(中国)的战略、商业化、战略合作伙伴建设、法务、公共事务、公共关系、财务、人力;抖音CEO张楠将担任字节跳动(中国)CEO,作为中国业务总负责人,全面协调公司中国业务的产品、运营、市场和内容合作,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搜索等业务和产品。两人向张一鸣汇报。 作为字节跳动CEO,张一鸣将领导公司全球战略和发展,更专注于长期重大课题的探索和战略思考,包括全球化企业管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教育等新业务方向。同时,张一鸣会花更多精力完善字节跳动全球管理团队。
此次调整,旨在适应字节跳动全球业务的发展,加强中国业务的团队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张一鸣在给字节跳动员工的全员信中表示:“过去8年,字节跳动飞速发展,我们已经从一个小产品,成长为给全球用户提供多个产品服务的大平台,全球员工人数今年也将达到10万人。在成长道路上,我们遇到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公司的组织方式有更多变化。”
张利东和张楠是字节跳动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成熟管理者。
张利东于2013年加入字节跳动,担任字节跳动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商业化相关业务。内部同事对张利东的评价:聪明且有原则。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过去几年的多个新兴业务,包括穿山甲、懂车帝、幸福里,以及部分休闲小游戏,都是张利东在内部推动孵化的。进入字节跳动前,张利东曾就职于媒体,担任过副总经理一职。
加入字节跳动前,张楠是一名互联网创业者。2013年,张楠创业做图片社区App,后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张楠带领团队加入字节跳动,并负责公司的UGC业务。2016年,张楠从0到1推出了抖音、火山等产品。2018年,张楠被任命为抖音CEO兼公司市场品牌负责人,全面负责抖音、火山、市场品牌等业务,在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抖音成为国内极受欢迎的短视频产品。此外,张楠还牵头公司的相机业务,带领团队研发出轻颜、剪映等广受欢迎的新产品。2020年3月,剪映已是国内领先的移动视频编辑工具。
将中国区业务交棒给张利东和张楠之后,张一鸣也将聚焦于更大的挑战,即建立一个全球的、多元的、超大型的企业。
成立8年以来,字节跳动已经是一家在30个国家、180多个城市有办公室,拥有超过6万名员工的全球化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过多款深受用户喜爱的产品。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5亿,业务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75个语种。以字节跳动旗下短视频社交应用TikTok为例,它已经连续两年位于全球热门移动应用(非游戏)全年下载量榜单前五名,是目前全球极受欢迎的应用之一。
快速发展也带来更大的组织管理挑战。张一鸣把改进超大型全球化企业的管理,列在了字节跳动公司长期重大课题的第一位。他在全员信中表示:“为了应对业务的变化,我们一直在公司组织和合作方式上不断优化调整。比如,明确主要业务的CEO和管理团队;建立各业务虚拟的P&L(损益表),帮助各业务更好的做决策;绩效管理和OKR工具也不断更新。但如何建立好一个超大型全球化企业,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的课题。”
从2019年底开始,包括前华纳音乐集团高管Ole Obermann、前微软首席知识产权顾问Erich Andersen、网络安全专家Roland Cloutier等在内的海外高管先后加入字节跳动。在正式宣布组织升级的前一天,3月11日,字节跳动对外发布了最新的企业文化,新增“多元兼容”。字节跳动方面表示,“既然平台上的创作者和用户来自世界各地,那么打造这些平台的团队和人才也应该如此”。 附张一鸣全员信:
字节跳动8周年:往事可以回首,当下更需专注,未来值得期待
大家好,
今天是公司创立8周年的日子。在这个远程办公的新模式下,我在线上跟大家聊聊新想法。
我想在这个时间节点做一个比较大的组织升级:今天,公司会任命张利东和张楠(Kelly)分别为字节跳动(中国)董事长和CEO,整体负责字节跳动中国业务的发展。作为字节跳动全球CEO,接下来我会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欧美和其它市场,和Alex一起把字节跳动全球管理团队完善,也帮助新加入的Erich Andersen、Roland Cloutier等更多同事更好的融入。
过去8年,字节跳动飞速发展,我们已经从一个小产品,成长为给全球用户提供多个产品服务的大平台,全球员工人数今年也将达到10万人。在成长道路上,我们遇到很多的挑战。
为了应对业务的变化,我们一直在公司组织和合作方式上不断优化调整。比如,明确主要业务的CEO和管理团队;建立各业务虚拟的P&L,帮助各业务更好的做决策;绩效管理和OKR工具也不断更新。但如何建立好一个超大型全球化企业,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的课题。
随着业务的变大,外部效应也不断扩大,社会也对我们有了更多期待。过去一年,我花了近2/3时间去了全球很多地方。除了了解公司业务,我还跟很多当地的同事和朋友交流,去德里迪利哈特市集做用户调研,去巴黎朋友家做客,去各地博物馆了解历史,我对世界的丰富性和文明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在全球多个国家有业务有用户,要更认真思考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对外部世界的贡献。
不止于此,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信息和内容平台业务之外,我们也开始探索很多全新业务的方向。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跨界,但我们对于这些新业务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公司的组织方式有更多变化,除了完善全球管理团队工作,我会从公司日常运营中腾出精力来,重点关注几个事情:
1、研究如何更好地改进超大型全球化企业的管理
坦白讲,管理一个在30个国家,180多个城市,有超过6万名员工的公司,并不容易。这还不包括,我们教育业务在北美的5000位外教,公司行政体系的外包员工等等。过去一年,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管理问题,最直接的反馈是员工敬业度和满意度统计结果下降了。
我争取在未来三年走遍所有有办公室的地区,了解公司也学习当地文化。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立全球化的业务,更是建立全球化的多元兼容的组织。通过更好的组织,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全球用户。
我们一直说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理解公司这个产品的本质是什么,对改进管理很重要。
2016年之前我看过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思考,并且在我们公司管理中进行实践。《字节范》中的坦诚清晰,来源于我试图理解杰克韦尔奇在《赢》中反复强烈的强调——坦诚降低组织交易成本。“知识型组织中,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这是德鲁克关于管理者的重新定义。他对于目标管理的思考,启发了我们对于组织有效性的重视和OKR的实践。他和科斯的想法,促使我思考企业边界是什么,以及如何从外部视角衡量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我们坚持的“context, not control” 理念,受到Netflix的直接影响。当然也很大程度上跟哈耶克关于理性的自负的论述有关,我认识到信息透明、分布式决策和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公司组织方式变化,会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在业务、财务、人力方面都有体现。财务上,如何把UG中的LTV引入内部财务报表,各个业务之间应该如何结算成本。人力上,在职能、业务、市场三个维度交叉下应该如何组织人才。当然相应的,企业内部工具也需要新的研发优化。对我们来说,过去两年,其实是问题多思考少。我之后会花更多时间学习研究,也会和ES的同事一起讨论提升。
2、研究科技公司如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和管理团队重新认真讨论公司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是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讨论的。什么是科技,什么是科技公司?为什么科技公司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科技是指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practical purposes, especially in industry,能成为科技公司的基础条件是不断地学习 scientific knowledge。科技公司如果能不断提升认知改进方法,其杠杆就会越来越大,头部公司在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监管关注。
从外部来讲,公众期待会越来越高,从内部来说,员工也需要更强的使命感来承担更大的责任。为用户提供创新、高品质、有效率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基础的社会责任。但是科技公司还要思考如何面对自己的外部效应,积极和外部各方合作,创造社会价值。
过去两年,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方向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建立公益部门,要求每一个业务都有CSR的目标和规划,和用户目标、商业目标并列。寻人、助医、扶贫等几个项目很成功,但总体上我感觉还远不够,尤其是和我们要在全球范围达到较高的水平的目标相比。
我会和更多的同事以及外部交流,一方面更好地了解世界当下的问题,一方面探讨如何在公司内建立更好的机制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3、思考和规划教育等新战略方向
教育是公司跨界尝试的新业务方向。大家应该了解,我一直很重视人才招聘,对个人的潜力充满期待。我认同德鲁克的说法,对于公司内部来说,公司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公司这个方式实现人们的创造力。我会再加上另外一句——让每个人有更丰富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对的,和我们用户产品的使命一样:inspire creativity, enrich life。
2016年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公司好多优秀的算法人才都来自上海交大ACM班,我特地去上海拜访了俞勇老师。从交大ACM班的成材率,以及后来对Minerva University的调研,让我直接认知到教育对激发人的潜力非常关键,并且教育本身也还有巨大的潜力。这算是我认真思考教育业务的一个起点吧。过去两年中,我访谈过不少老师学生,包括到不同课堂体验不同的教学效果,但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不够持续。接下来,我会重启对教育的访谈观察。
最近在线辅导市场非常热,很多人问我公司的业务进展。我其实不焦虑,有耐心,我觉得现在还是很早期,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当然前提是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尤其对于已有成功业务的公司来说,启动新业务是不容易的,有惯性也有惰性。在新的领域大胆的尝试,是始终创业的重要标志。
八周年之际愿大家:往事可以回首,当下更需专注,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